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教师站 >> 中考高考 >> 中考指导 >> 语文 >> 正文

中考指导:三省市中考古诗赏析题所给的启示

中考指导:三省市中考古诗赏析题所给的启示

  语文 更新:2012-12-24 阅读:  

中考指导:三省市中考古诗赏析题所给的启示

——浅谈这类题的解答步骤
□朱正耀  张秀生
近几年来,中考“说明”中,都要求考生阅读古诗“能作初步的赏析”。如何赏析呢?从去年三省市中考古诗赏析题中可获得一定的启示。
深入理解关键字,仔细品味其妙处。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把杜甫《绝句》(江碧鸟愈白,青山花欲燃。今日又看过,何日是归年。)列入赏析题,题中提出:①“燃”字有何妙处?②作者在诗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这个关键字“燃”:即燃烧,形容山花红得像火燃烧。这比喻从视觉上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与前面的“碧”、“白”、“青”形成色彩上的鲜明对比,富有表现力。联系后两句,表现了随着时光流逝,客居他乡的诗人怀念故土、思念乡亲的情怀。古人作诗,讲究练字,这类题型要求考生细读品味这类经过锤炼之字的妙处。解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应放入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其步骤是: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接着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明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努力弄懂重点词,细心感悟其作用。淅江省温州市中考将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列入赏析题,题中提出:①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②“留连”改“翻飞”好不好?为什么?细读此诗,就①问,不难答出“满”、“压”两个字。对于②问的解答,则要努力弄懂句中的重点词“留连”:原用来形容玩乐时留恋某种景物,不忍离去。这里指诗人描绘的鲜花丛中来回飞舞的蝴蝶一刻不停的戏嬉的情态和对花的留恋。这“留连”与“自在”这类双声词以及“时时”与“恰恰”这类叠字交互运用,呈现了诗的音乐美,语意也更为生动。如果改为“翻飞”就不易达到上述表达效果。由此可归纳出这类题的解答基本步骤:①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将该词放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指明该词对突出主题的作用。这类题的解答步骤与上面炼字型的答题模式大体下同。只是在程度的要求上有所提升。
准确领会精彩句,用心思考其深意。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把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列入赏析题,题中指明:“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颂泰山的名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末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细读领会此诗,在横线上就能填出“望”、“高大雄伟”。至于末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联可视全诗的精彩句(名句),领会其含义前,则需先明白前三联的含义:“泰山啊,你到底怎么样?你莽莽苍苍,郁郁葱葱,耸立在望 不到头的齐鲁大地上。大自然造化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把它的景色在傍晚和早晨分割开来。只见山中云气迷漫,看后觉得胸襟激荡开阔,久久凝望后眼睛变得受不了,但还是不愿离去,一直到傍晚归鸟入林宿息。”正因为作者对泰山 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作了如此描绘、赞美,且感情浓烈,所以“便下了决心:明天一定登上泰山顶峰,那时再看看周围的山峰,便觉得又矮又小了。”这是尾联的字面含义;再用心深入思考,则可知其隐含意义,即诗人抒发了一种超越艰险,勇攀顶峰的雄心壮志。把前后两层含义综合起来,便 知尾联体现了诗人热爱、赞美大自然与心胸开阔、意气风发,勇攀顶峰的旷达向上的思想感情。由以上答题过程,就可概括出这类题的解答步骤:先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写出该句(联)的含义;接着分析它在全诗中的意义或作用;最后点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综观三省市古诗赏析题,题题都离不开对字、词、句的理解。这理解是赏析古诗的基石,只有夯实理解的基础 ,才能提升赏析的能力。但愿备战中考的考生,在回答赏析性提问前,先弄懂字词句,读懂原诗,准确理解诗句的字面含义,做好基础性的口头翻译;进而学会分析诗句的隐含意义,架设好通往赏析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分步骤、有层次地准确答题,定能获得高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查看本站更多关于语文的文章
  • 中考高考子栏目导航
    网站最新中考高考
    网站推荐中考高考
    网友热评中考高考
    站长推荐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Cn-Teacher.Com 2006-202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6-2020 © 中国教师站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06018635号